【美育教育】武汉晴川学院2024年美育工作报告

作者: 时间:2025-03-10 点击数:

2024年,武汉晴川学院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积极贯彻落实《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》要求,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。通过全方位、多维度的美育实践,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、提升艺术素养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

一、美育工作思路与概况

学校认识到,美育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,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、文化内涵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。学校的美育工作以培养具备审美能力、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,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体系、提升师资力量、探索多学科和跨学科融合教育、艺术实践训练活动等措施,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艺术教育支持,打造“崇真尚美”的校园文化氛围,营造艺术浸润的学习环境。

1.修订人才培养方案。近年来,学校根据《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》和《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》精神,切实将美育融入教育全过程。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,进一步扩大通识选修课程容量,提高通识选修课学分,将通识选修课程分为道德与责任、艺术与审美、沟通与合作、健康与礼仪、数字与技术、实践与创新等6大类课程模板。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。本科专业学生在校必需修得8个通识选修课的学分。其中除艺术类及学前教育外其他专业必须修得2个艺术与审美学分。

课程  类别

课程模块

模块内涵

选修要求

开课

学期

公共选修课程

道德与责任

党史、改革开放史、新中国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、中国历史、国家形势与安全、思想政治、核心价值观、世界眼光与国际视野等

全校本科专业学生至少选修3个大类的公共选修课,其中除艺术类及学前教育专业外学生必须修得2个艺术与审美的学分,非计算机及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必须修得2个数字与技术类课程学分。

学生不得修读与本专业专业课相近的通识选修课,比如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不得选修数字与技术类的课程,艺术类专业及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得选修艺术与审美类的课程。





2-7  学期

艺术与审美

艺术、兴趣爱好技能拓展、审美鉴赏、文化传统传承等

沟通与合作

中文写作、演讲、交流、阅读、外国语言类等

健康与礼仪

身心健康、安全、礼仪等

数字与技术

信息技术、信息安全、前沿技术等

实践与创新

创新创业、 意识教育、职业技能、创新开放活动等

选修要求

≥8


2.持续优化课程设置,不断丰富艺术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学校开设了50门通识选修课,课程涵盖声乐、器乐、绘画、书法、电影、舞蹈以及中西美术史与鉴赏等多个领域。其中多种赏析和实践类课程,广受学生欢迎。2024年新增了合唱类课程和诗词对联的交际应用课程,进一步提升了实践课程的多样性,开展中华传统优秀艺术的教育。此外,学校还引入慕课平台丰富教学资源


学年

学期

开课类型

课程代码

课程负责人

课程名称

教师部门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000246410


“非遗”之首——昆曲经典艺术欣赏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25910


带你听懂中国传统音乐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25810


当水墨邂逅油彩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25610


电影叙事与美学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000246710


敦煌的艺术

教务处

2023-2024

2

通识选修课

120201715


合唱训练2

美育教研室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120202315


合唱训练3

美育教研室,外国语学院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000241610


教你成为歌唱达人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26010


聆听中国

教务处

2023-2024

2

通识选修课

120201615


流行器乐演奏基础2

传媒艺术学院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120202215


流行器乐演奏基础3

传媒艺术学院

2023-2024

2

通识选修课

120201815


民族器乐演奏基础2

档案馆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120202415


民族器乐演奏基础3

档案馆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000210510


女生穿搭技巧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13410


女性健康与调理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000237110


女性形体礼仪与形象塑造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000250410


平面动画设计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27210


清江流域土家族民族艺术赏析

马克思主义学院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25310


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数字平面设计

教务处

2023-2024

2

通识选修课

220220915


三维产品设计

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

2023-2024

2

通识选修课

220221810


三维数字化设计方法与应用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25510


摄影基础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25710


生活色彩美学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26810


诗词对联的交际应用

晴川书院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000241010


世界著名博物馆艺术经典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10510


书法创作与欣赏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24810


数字摄影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000213610


唐诗宋词人文解读

教务处

2023-2024

2

通识选修课

000213610


唐诗宋词人文解读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000231610


伟大的《红楼梦》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26510


文化创意产品赏析

设计工程学院

2023-2024

2

通识选修课

120201415


舞蹈基础训练2

学生工作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120202015


舞蹈基础训练3

学生工作处

2023-2024

2

通识选修课

120201315


戏剧表演2

传媒艺术学院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120201915


戏剧表演3

传媒艺术学院

2023-2024

2

通识选修课

120201515


戏曲听唱2

计算机学院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120202115


戏曲听唱3

计算机学院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000246810


秀出你风采——ppt创意动画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000240810


压花艺术——发现植物之美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25410


遥感数字图像处理

教务处

2023-2024

2

通识选修课

220220410


艺术家传记电影鉴赏

设计工程学院

2023-2024

2

通识选修课

220221315


影视动画电影赏析

传媒艺术学院

2023-2024

2

通识选修课

220221215


影视鉴赏

设计工程学院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26610


游戏美术设计

设计工程学院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09210


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220207710


中国画基础——梅兰竹菊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000247110


中国戏曲剧种鉴赏

教务处

2024-2025

1

通识选修课

000200410


走进故宫

教务处

2023-2024

2

通识选修课

000200410


走进故宫

教务处

3.不断完善美育教学机构。学校着力构建美育教学协同育人长效机制,具体牵头组织部门为学校教务处,参与单位有:美育教研室(承担基础性课程),晴川书院(国学名师、博士生导师、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,李敬一教授任院长,弘扬国粹、传播经典),晴川艺术团(20多位文艺名家任指导教师、下设10个分团),除此之外,还有传媒艺术学院(播音与主持艺术、广播电视编导、硬是摄影与制作)设计工程学院(数字媒体艺术、设计类专业)、校团委等单位,协同配合,全力开展美育教学。

4.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。学校常年负责美育类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近50人(不含线上慕课平台的主讲教师)。除了中国当代著名书、画、印大师韩天衡,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、王志怡、薛亚平等20多位德高望重的知名专家学者外,青年教师也开始在美育教学领域崭露头角。方志向(传媒艺术学院青年教师、晴川艺术团指导老师),第四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“夏青杯”朗诵大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;卢圣函(设计工程学院),“红棉设计奖·2024年度设计概念奖”获得者……

5.积极组织开展美育教学及科研工作。学校数字媒体艺术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获评省级一流专业、播音与主持课程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,该专业的教学改革获评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;2024获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3项,一般课题3项目;出版《皓月星空—汪彬教育文集》(武汉大学出版社)《壮哉唐诗》(商务印书馆)《唐诗品读》(商务印书馆)《休闲唐诗鉴赏辞典》(商务印书馆)《武汉晴川学院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同相融合论文集》(湖北人民出版社),助推学校美育提档升级。


二、美育特色品牌打造成效显著

学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建设,出台了“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”并明确了计分标准,打造了系列美育教育教学品牌。

1.晴川艺术团,将红色基因与传统意蕴融入以文化人全过程。2024年5月29日,武汉晴川学院纪念《黄河大合唱》诞生85周年专场音乐会举行,来自晴川艺术团合唱团的百余名师生共同演唱《黄河大合唱》全本八个乐章。该校校长汪彬教授登台指挥并以《为抗战发出怒吼,为大众谱出呼声——艺术经典<黄河大合唱>纵横谈》为题,为晴川学子生动地讲述了一堂融学术性、艺术性、理论性为一体的“大思政课”。2017年4月19日,晴川艺术团揭牌,自成立以来,晴川艺术团以五四、中秋、国庆、元旦等节庆日为契机,共组织专场演出150余场,其中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节目占80%以上。

近年来,晴川艺术团选拔500余名学子参加全国、省市的专业比赛和展演活动。2024年,湖北省规格最高、规模最大、影响最广的大学生艺术盛会——湖北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节上,武汉晴川学院获奖32项,校长汪彬教授的书法作品获评“校长风采奖”,其中既有取材自青年革命情侣袁学群和李若茜书信的朗诵节目《风雨里的一双乳燕》,也有生动演绎传统文化魅力的古典舞《纸扇书生》,还有行腔流畅、令人惊艳不已的京剧剧目《卖水》…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中焕发出时代光芒。

2.晴川书院,着力推动学生诵经典、品书香,领略传统文化诗词美韵。该院开设的“国学大讲堂”已开讲29期,涵盖屈原、司马迁、曹操、欧阳修、李白、毛泽东等多位历史名人专场,传诵经典诗词逾千首,观众达25000人次。

与此同时,学校以“国学大讲堂”为载体,晴川书院开设了系列国学课程,将课堂搬到博物馆、纪念馆、历史遗迹、自然风景区等各种场所;同时,通过组织周末诗会、国学知识竞赛、古典诗词朗诵比赛等一系列形式新颖、富有时代气息的活动,令传统文化摆脱固有的艰涩深沉形象,在校园里变得鲜活起来。如今的晴川,“诗云”“子曰”声声不断,唐诗宋词的韵律时时回旋。在晴川书院日复一日“今天,你背诵经典了吗?”的经典一问中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生心灵,沁润晴川。

3.高雅艺术进校园,为晴川师生上演艺术盛宴。该项活动一年一场。2024年4月24日,荆楚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京剧专场演出走进武汉晴川学院。国家一级琴师、武汉晴川学院校长汪彬教授与国家一级演员江峰、尹章旭、易艳、李兰萍、于晓云、郑雪莲、王小蝉、杨帆、吕蒙等20多位京剧名家,携《智取威虎山》《沙家浜》《泗州城》等佳作名段,令师生流连忘返。

近年来,学校持续开展“京剧进校园”活动,引导师生认识、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。历年迎新晚会、新春联欢会上,武汉晴川学院都有京剧艺术家云集,流派传人齐聚。来自湖北省京剧院的京剧名家、学者走进校园、走进课堂,讲授戏曲审美、解读戏曲文化。由爱好京剧的学生们自发组成的晴川戏曲团,排演了近二十幕京剧经典选段,在省市级大型文艺展演活动中多次亮相,其中的《卖水》在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上屡获大奖。

4.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,聚同好、共传承,焕发美育教学的盎然春意。乘着“社团+传统文化”的浩荡春风,晴川校园四时之间,月月有节会,季季皆精彩。春天,“品国风、扬华韵”中华传统文化展演、高雅艺术进校园、“书香满晴川”读书月、湖畔风筝节争奇斗艳,尽展花朝文化节风采;夏天,大学生合唱节、“挑战杯”系列赛事、“毕力同心,爱尚晴川”主题活动精彩纷呈,尽显青年文化节活力;秋天,金秋迎新晚会、“阳光杯”体育节、“十佳歌舞”大赛、“爱尚晴川”摄影大赛群星闪耀,尽彰红色文化节澎湃;冬天,“乐创”IT程序设计大赛、“蓝海无限”创意设计大赛、京剧短剧展演、迎春文艺晚会缤纷绚丽,尽呈科技文化艺术节韵味……一幅“美丽晴川、大爱晴川、魅力晴川、特色晴川、平安晴川”的校园文化建设锦绣长卷正泼墨写意,徐徐展开。

5.特色文化社团,浸润学生日常生活。每到花朝节,武汉园博园年年都有武汉晴川学院晴梦华衿汉服协会的身影。在武汉晴川学院,像这样的社团,还有晴雨诗阁国学社、竹韵笛箫协会、墨缘书画协会、晴天棋社等10多个,社团学生成员两千余人,约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20%。学校为每个社团配备了专门的素质导师,为学生提供专业化、个性化指导,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培育工作,通过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熏陶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求真、向善、尚美的价值观念和追求。

三、美育工作的努力方向

1.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规划与落实。借助和整合校内外艺术资源,不断优化现有课程结构加强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养,邀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走进课堂,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指导;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更多校内外的艺术实践,不断优化和完善第二课堂的评价与激励机制;大力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艺术比赛和实践活动。

2.进一步丰富条件保障。继续推进学校的艺术实践教学、演出、排练和展览场地建设,满足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教学需求确保美育教育的质量与效果,推动学校美育工作长足发展。

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未来,武汉晴川学院将坚持将美育融入育人全过程,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底色,建优美育文化特色课程,打造美育活动赛事品牌,健全美育育人的保障体系,打造昂扬向上、文明高雅、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,引导全体青年学生提升审美能力、厚植爱国情怀、坚定文化自信,切实做到以文化人、以美培元、铸魂润心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武汉晴川学院

2025年1月8日


Copyright © 2017-2020   武汉晴川学院   鄂ICP备10004916号   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   邮编:430204